机构档案
  • 机构级别:新手上路
  • 信用等级:

咨询热线:(0435)

机构点评(我要提问/点评)

  • 机构被点评:0
  • 好评(0%)
  • 中评(0%)
  • 差评(0%)

资料认证

    未通过身份证认证 未通过身份证认证

    未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未通过营业执照认证

  • 浏览人次:
  • 加盟时间:2024年01月03日
商家资讯

ap人文地理有哪些专业需要

发布者:系统自动生成 发布时间:2024-02-20 来源:互联网
点击查看大图

本文给大家介绍ap人文地理有哪些专业需要对应的知识点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问题一、怎样选修AP课程?AP考几门合适?

AP课程和AP考试是不一样的哦!题主的问题有2个,第一个是怎样选修AP课程?
首先,选修AP课程需要你的学校有开设AP课程,修了就有学分,但是不一定要参加每年5月份的AP考试(估计中国学生学的不错的都会去考),如果拿A可以很好的提升GPA。当然,如果你学校没有对应的AP课程,你不修课自学也是可以参加考试的。
其次就是考几门的问题。其实大家去看藤校录取的学生的申请,你会发现他们的共性除了说GPA非常高,属于1%的level,AP门数也非常多,同时文理兼修,选科包括了中国学生常考的理工科之外,历史类、社科类、语言类都会涉及。同时在AP规划上,会在9,10年级选1-2门,11-12年级选3,4门,这样下来优秀的学生到毕业一般至少7,8门AP在手。
当然啦,AP的选择是一定要结合学生的情况来整体做选择的,选择AP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:
首先,最最最最基本的底线就是学生在能保证学术绩点的情况下,去修读该学生能掌握的最有挑战的课程。
如果学生本身已经在高中学业中有瘸腿现象,老师和家长优先的处理应该在帮孩子走稳,而不是盲目一味地为了冲击名校,跟风地去考AP,孩子连站稳都有问题,怎么能催着他去跑呢?只会跌跌撞撞不断受伤呀~~~
第二,在合适的年级选择合适的科目以及门数。
比如我们一般推荐择由的学生同时修读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,是因为两门有较多内容重复,且相辅相成,微观经济中的基础和供求关系讲得很细,学好微观经济就能给宏观经济打下基础。还有,一般情况i下,我们不推荐学生同时选AP化学和AP生物,虽然两者内容有交叉,但是都为实验性科学,实验部分压力是很大的,如果学生学业压力也很重,很容易顾此失彼。
如果你正在选择AP,我建议你思考一下下面的几个问题。思考之后,一定要跟你的学校的老师,你的升学指导老师讨论一下怎样选择AP的问题。
你要问自己:
1、现在哪门AP课程适合我呢?2、需要思考自己的兴趣在哪,哪门课程是最喜欢的?3、哪门课程是自己最擅长的呢?4、考虑申请大学哪个专业,哪个专业更吸引我?你要问学校老师和升学指导顾问:
哪门课程您认为我可以表现的很好?有其他的课程能够帮助我成功拿下AP吗?对于我想申请的学校和专业是否相关的AP课程计划呢?有跟我相似的学生参加这门AP吗?在报名AP之前我需要准备什么呢?学校的报名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?我能在报名之前跟参加过这门AP的学生交流一下吗?是否有学生团体或者人是我有需要的时候寻求帮助的呢?这些问题大家自己排列组合,选择取舍哈,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。对于AP的选择,不仅与学业和标化考试相关,其本质是对自我的认知,对自我能力的认知,对未来职业方向的认知,对自我性格和兴趣的认知。择由教育除了给学生整理了学科和AP指南,还会提供一系列自我认知课程给学生。感兴趣的话可以私信我哦~

问题二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考人文地理学算不算?

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需要考注册城市规划师。
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理学地理科学大类下面的二级学科,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。2012年教育部将“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”专业拆分为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”和“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”两个专业。
注册城市规划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,取得《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证书》并经注册登记后,从事城市规划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。考试工作由人事部、建设部负责,日常工作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承担,具体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实施。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,考试时间安排在 10 月中旬。只在省会城市设立考点。

问题三、对地理要求高的专业有哪些?

地理科学,人文地理,自然地理,旅游地理,地理信息科学

问题四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好就业吗?

毕业生能在城乡建设、国土规划、土地管理、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管理、环境保护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、大型企业等部门从事规划管理工作,亦可继续深造。
据统计,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:1、北京、2、成都、3、广州、4、南京、5、宁波、6、合肥,平均薪酬在4500元。
总体来说就业前景还是可以的,希望这能帮到你。

ap人文地理有哪些专业需要

文章说明:本文收集于网络,仅作参考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!

手机收藏,随时查看 手机微站